在皮肤上造成隆起条纹瘢痕的作法,有时也称为文身。平纹文身在全世界大多数地区均有实行,肤色较深的民族没有这种习惯,中国近几百年间也比较少见。许多民族认为文身可以防病袪灾。
也有的民族用文身标明地位、身份或某一集团的成员资格,但最普遍的动机是为了美观。
新西兰毛利人纹身时用弯针将皮肤挑起,以刀片削去挑起的皮肤顶端成为点儿;全部纹好后还要涂色,伤痕脱落,花纹定型。
南美亚马逊河域克波族人喜爱裸体纹身,并在嘴唇和耳朵上穿孔,挂上珠子,装饰成嘴环。嘴环的长度还标志着社会地位的高低。
中国古代江南吴越一带有纹身的习俗,雕镂皮肤作为纹身,后来又仲雍(周太王次子)的小孙女以刺绣服装取代纹身。
古埃及人发明了纹身,纹身被定义为社会等级和部落联盟的诠释。估计约一万四千年以前的石器时代,埃及金字塔内存放超过四千年的木乃伊,男女贵族身上各刻有明显的纹身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