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X-620A 防啸叫抑制器
反馈——啸叫的形成条件
专业的说法啸叫就是自激,自激形成的条件就是系统存在信号的正反馈现象。这里有必要说明一下反馈的含义:反馈就是系统设备输出的信号通过某种途径又进入了系统设备的输入端,信号通过这个途径由输出到输入的过程就叫反馈。
反馈分正反馈和负反馈。
在忽略反馈需要时间的情况下,正反馈信号与原输入信号相位相同结果使输入信号变大,当然输出信号一样变大,结果使同相的反馈信号又比上一轮变得更大;如此信号每反馈一次,输出信号便增加一次……周而复始,如此循环直到输出信号强度稳定地达到系统设备的满度,这便是自激振荡,扩声上叫声音啸叫了,显然啸叫破坏了系统的正常工作,我们需要的声音被啸叫音淹没了,出不来了;负反馈信号与原输入信号相位相反结果抵消了输入信号的强度,使输出信号在一定程度内不会变大。
对语音扩声系统来说,系统的输入端就是现场的麦克风(即话筒),输出端则为现场的音箱,反馈信号的途径就是声音在空间传播后部分进入麦克风的空间路径。声音从音箱发出声后经过各种途径包括直达、绕射或反射,最终部分声音又经过了麦克风,被麦克风拾到声音。在这个反馈的过程中,由于声音在空中的传播相比信号通过导线在系统设备中的传递要慢得多(可近似用声速和光速来相比),故分析扩声系统的啸叫机理就不能忽略反馈过程所花的时间。
可以计算,当反馈的声音信号到达麦克风时,前面的原始声音音头已经过去了,这时已经无所谓反馈信号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了(单一的反馈声音,没有比较,就完全谈不上相位的问题)。但是为什么还是会啸叫呢?不难想象只要反馈到麦克风的声音声压>初始的原始声音声压,只要系统设备和房间环境设备不变动的话,就会一如既往的二次反馈声音声压>一次反馈声音声压,三次反馈声音声压>二次反馈声音声压……周而复始,如此循环直到输出信号强度稳定地达到系统设备的满度,这便构成啸叫。故啸叫建立的时间长短取决于反馈声通过反馈路径传播所需要的时间长短,一般来说,房间越小啸叫建立的时间越短。啸叫是非常有害的一种现象,不仅让设备不能正常,而且往往容易烧毁扩声器材功放音箱等,而且有伤人耳。
通俗讲:如果将话筒与音箱现场完全分开,则音箱发出的声音永远也进入不了话筒,即反馈的这一部分开路,系统就处于开环状态,无论扩声系统声音开得多大,都不会有啸叫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