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经不完全是书法行为,为了学习佛法的人便于阅读,所以要求工整,易于识别,通篇字体均匀。或秀美,或端庄,或冷峻,或雍容则全凭书者发挥为之。无论如何风格,必须以精诚贯穿以始终。这也是意识形态上达到和佛法的契合,才能完整的阐述经文含义。
写经最忌讳信手为之,乱画于纸实则乱心于人,与佛法违背。历代经卷笔法上以二王《黄庭经》《玉版十三行》为基础,骨肉丰满而不赘,点画轻盈而不飘。实属罕见小楷佳作。敦煌藏经洞隋代《妙法莲花经》结构态势若飞,神采俊秀。唐人《灵飞经》纸本问世后使墨迹与拓本之间的连带更添韵味。论其气韵,居庙堂之首。开合有度,点画精熟至极,细处犹如悬丝,媚而脱尘。宽处磬石横盘,千夫不移。“一砚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精诚与执着也在砚上展现也凌厉尽致,莲瓣,本身就是佛教题材。写经砚浑朴自然、雍容方正,於朴素中见绚丽,天然中得工巧,摆脱了单纯以工代艺的民俗表现趣味,透露出温和平淡的纯正传统文化气息。
在今天,闲暇之时,平心气、展净纸、研香墨、书两三行小楷,体会属于古今从未改变的那份沉静,那份灵动,那份精诚。“去留无意,任天外云卷云舒。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