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介绍
有调查显示,全世界每年有160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占总死亡率的50%以上。据统计,我国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总人数是260万人,每小时有300人被心脑血管疾病夺去了生命。并且该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年龄呈年轻化。
每年春夏季,尤其是“倒春寒”时节,都是急性心梗、冠心病、脑梗塞、脑溢血等心脑血管病的高发期。今年也不例外,前些天天气温暖,阳光和煦。然而上周一场冷空气来袭,全国各地气温普遍下降10℃左右,气温的忽高忽低,导致近期因心脑血管疾病来院住院的患者骤增。
为什么每年春天,心脑血管患者就会发病
春季气温时高时低,人体需要适应气温的反复变化,造成身心疲累。这种刺激使人体血管收缩,心肌供血不足,以致发生急性心肌梗塞;春天万物复苏,百花盛开,会引起人情绪上的兴奋,增加心脏负担;如果不注意保暖,出现感冒发烧,免疫力下降,同样会影响心脏的正常工作。这些因素都可能诱发心脑血管病发作。
而对于老年人而言,他们的冷热平衡能力较差,其循环系统很容易受到冷空气的刺激。交感神经受寒冷刺激后,兴奋度增高,全身皮肤表层 收缩,使血流阻力增大,导致血压升高,出现意外。如未及时注意,心血管病风险并不比寒冬小。
简单来讲呢,心脏病主要有四大典型症状:心口绞痛、胸闷气短、心慌心悸、浑身乏力。
心脑血管病人需做好保暖工作,谨防着凉
心脑血管病患者要根据天气及时增减衣物,天气不好时尽量少出门,防止呼吸道感染和因气温变化引起的血压波动。如果需要出门,要注意保暖,减少血管受到冷空气的刺激。
心脑血管病人要合理饮食,管住自己的嘴
饮食上要注意四忌:
1、要低油、低盐、低脂,豆酱、咸菜、腌肉等不吃。
2、不暴饮暴食,吃的过饱,造成心脏血液供应不足、大脑负荷加重。
3、控制高热能食物摄入,避免超重。
4、不能吃含糖量较高的甜食,糖在体内仍转变成脂肪,可增加血液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