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之光在11月1日举办的第十八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处处闪耀:会跳舞能打球也会给汽车喷涂的机器人“军团”,顺着永磁体轨道快速悬浮飞行的高铁列车,可以灵活调整配置并与网络互联的整套“工业4.0智能生产线”,能识别语音的自动手写笔……
本届工博会上,2016年63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集体登场。蒙牛乳业的乳制品数字化工厂、旭新光电的显示玻璃数字化车间、中国商飞的网络化协同设计制造云平台等一一展示。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以人、机器和资源间智能互联为特征,制造业生产方式、发展模式和产业生态正发生深刻变化。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确定的主攻方向,也是我国制造业紧跟世界发展趋势、构筑竞争新优势的关键所在。
作为智能制造的重要终端和载体,机器人“军团”是本届博览会上最抢眼的一道风景线。与去年相比,本届工博会机器人参展规模增加了超过一倍。在机器人展区,中外机器人上演了一场精彩的“大战”。ABB、库卡、发那科、安川等国际机器人巨头悉数到场,新松、广州数控、埃斯顿、埃夫特、新时达等本土品牌也盛装亮相。
以机器人为载体的智能生产线、智能工厂也被搬到了本届工博会上。德国制造企业博世带来了“工业4.0智能生产线”,采用模块化设计,能在不同任务间切换,可以根据生产要求灵活调整配置,还能将现有的设备、生产线与网络互联。本土企业明匠智能则展现了智能工厂:原材料出入库无需人工值守,产品到物料均通过穿梭车、立体库、提升机实现原料的自动装配;自动引导小车加机器人配合视觉传感器实现产品的柔性组装,摆脱传统生产线的限制实现类似人工组装;客户可以直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个性化设置下单生产。
秦川机床不仅展出了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减速器,还展示了智能制造技术。秦川机床工具集团股份公司事业部总经理吴康介绍说,今年6月,秦川“工业机器人减速器数字化车间”被工信部列入“2016年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
目前,我国企业研发设计、生产装备、流程管理、物流配送、能源管理等关键环节的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重点行业数字化设计工具普及率超过了85%。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的智能制造需求市场。”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要利用好这一庞大的市场需求,把大力发展自主品牌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重中之重,积极推进试点示范,实现自主品牌智能制造装备和解决方案的大规模工程应用,系统推进智能制造。
查阅更多行业资讯请上:5484商务网http://www.5484.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