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介绍
开展阅读活动时的这些误区,请千万别靠近!兰州幼小衔接英语|兰州幼小衔接学费|瑞航供
阅读能力是学习的基础,早期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一直以来,阅读活动都是幼儿园的“标配”,怎样提高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这是许多一线教师都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然而实际操作中,不少教师因为缺乏儿童意识而使阅读活动走入了误区。
在小班图书阅读活动中,教师先通过幻灯片呈现图书的封面,请幼儿观察并说说这是一个关于谁的故事,接着,教师请幼儿自主进行阅读,并要求幼儿独自安静地阅读,一页一页从前往后翻看。
阅读过程中,教师来回巡视,发现有的幼儿在交谈,教师就示意他们保持安静;发现有的幼儿在胡乱翻看,教师就示意他要一页一页地翻。自主阅读环节结束后,教师请幼儿将图书放下,并说说自己通过阅读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样的感受。
但是,幼儿好像有点摸不着头脑,于是教师提问:“熊宝宝一开始有没有给爸爸晚安吻?”“熊爸爸为了让熊宝宝去睡觉做了哪些事?”“熊宝宝最后有没有给爸爸一个吻?”……集体活动后,教师鼓励幼儿可以继续到阅读区中看这本书,但是一定要保持安静,独立阅读,不要打扰其他小朋友。
很多教师都已经意识到早期阅读不等于早期识字,提倡让幼儿自主阅读也不是指让幼儿认识了字自己阅读,而是指教师在组织阅读活动时要创设机会让幼儿自由地“接近”图书的内容,观察画面,获得相关的信息。上述案例中,教师在集体讲解故事前后都给了幼儿自主阅读的机会,但在具体实施操作中却存在一些误区:
自主阅读不应徒有虚名
在集体活动前的自主阅读时,许多教师会采用提问的方式引领幼儿阅读,同时提出阅读要求,比如:要求幼儿一页一页地从前往后翻看图书;将书中留有悬念的、暂不希望幼儿读到的部分,用夹子夹起来,留待后面揭晓;要求幼儿安静地独自阅读,不与他人交头接耳。
教师认为这样才是一种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而事实上,这种形式的阅读只是徒有“自主”的虚名,因为幼儿拿到书后看哪里、怎么看,都被教师规定死了,包括看完后要获得什么样的认知和道理也是预设好的。我们成人拿到一本书,通常会先看目录,然后挑选自己感兴趣的篇章阅读,而幼儿却要按照我们的要求去阅读,他们的自主性又从何体现呢?
自主阅读 ≠ 独自安静阅读
幼儿对图书的阅读欣赏和理解不可能通过一次活动就能完成,因此,教师应在日常生活中为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