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太阳能工程市场概况
根据统计,2014年,太阳能集热器及系统的销售量为500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 %;其中,除工程系统的占比,如果按照每台太阳能热水器约 平方米的集热面积来算,2014年太阳能热水器的销售规模超过2000万台。
保有量方面,2014年达到 亿平方米,增长 %,提前完成“十二五”发展目标。2013年出口 亿美元,2014年出口 亿美元,同比2013年 亿元的出口有 %的下滑。
具体到各个市场来看,其中,曾经一度占据行业主流,市场份额超过70%的零售市场继续疲软,并且呈现加剧萎缩的态势。
应该说,零售市场的下滑是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方面,从2008年开始,四轮家电下乡政策的相继实施,提前透支农村市场的需求;另一方面,城镇化的实施和推进,不少农村地区电力、燃气设施的健全使得太阳能热水器的份额被传统的电热水器和燃气热水器所抢占。但归根结底是由于太阳能热利用产业门槛较低,企业水平参差不齐、缺乏创新、产品更新换代极为缓慢造成的。直到今天,太阳能热水器“冬天不好用”的印象还存在于不少消费者的观念之中。
零售市场的持续萧条,让大部分太阳能企业都把重心转向了工程市场,很多小企业干脆就是放弃了零售市场。2014年,太阳能工程市场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同比增长30%以上。2014年工程市场占到太阳能热利用市场份额的 %
性价比决定市场
太阳能工程市场持续快速发展,其中北京市实行的建筑节能75%的标准、全国各地的太阳能强装令以及节能惠民的补贴,都是太阳能工程市场快速发展的有利条件。建筑节能设计由65%转变为75%实际上是很困难的,这对于成本提高等要求很大,而太阳能产品的合理高效利用对实现本目标会将有很大的帮助。
性价比是任何产品的在市场竞争中最重要的指标,太阳能产品也不例外,企业要有合理的利润,太阳能产品跟房地产结合,工程用量大,对行业发展有很大促进。太阳能产品的采购也要考虑系统的优质性与价格之间的比较值,如果一味的去压低价格,不去考虑供应商的成本利润,所得到的很可能是因利润缺失而粗制滥造的产品,这对于房地产项目本身也是很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