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介绍
孝感同仁医院专家表示,导管扩张症史一种并不少见的良性疾病。它和浆细胞性乳腺炎可能是一种疾病的不同阶段,本病并不少见,常见于中、老年女性,高峰年龄为50-60岁。由于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易被误诊为乳腺癌,是患者遭受不必要的扩大手术。
【一】病因本病病因不清楚,但因本病常见于中、老年人,可能是一种退行性改变,与乳头的内陷或畸形,鳞状上皮伸入导管内壁,造成角化鳞屑的阻塞,或脂质分泌物刺激导管壁,造成炎症、瘢痕增生及继发感染有关。自身免疫性疾病也有可能,因为本病后期,常合并浆细胞性乳腺炎,在病理中常见有大量浆细胞浸润,病变呈反复发作,故有人认为是一种自身免疫疾病。
【二】表现
早期表现为乳头棕黄色分泌物或有淡黄色的溢液,少数病例出现血性溢液,累及多个导管,在乳晕处挤压时,可挤压出淡黄色液。后期在乳晕附近,出现大小不等的肿块,或出现肿块与皮肤的粘连,或伴有乳头内陷现象。有时在肿块表面皮肤有红肿、疼痛和压痛,严重者会出现乳晕周围脓肿,切开后不易愈合。可反复感染,还可出现乳房瘘管经久不愈或乳房严重变形。
【三】诊断
中、老年女性出现乳头溢液,累及多个导管,后期可出现炎性肿块及脓肿形成,切开后常难愈合,常有瘘管形成者可以作出诊断。
【四】区别:
乳腺癌:多见于中、老年女性,乳房内肿块为单个,质坚,边界不清,呈进展性生长,常有腋淋巴结转移,较少有乳头溢液。B超、细针穿刺活检和病理切片检查。
导管内乳头状瘤(或癌):患者年龄可稍轻,表现为无痛性单个或偶有2-3个导管溢液,有时在乳晕附近可扪及小结节,按压史有淡黄或血性溢液。通过乳腺导管造影或活组织检查。
乳房结核:也可表现为乳房内炎性肿块及慢性溃疡或瘘管,常需依靠病理诊断。但在临床上乳房结核在溃疡或瘘管形成后,常可见有潜行性边缘及苍白的肉芽组织、豆渣样稀薄分泌物,脓液涂片有时可找到抗酸杆菌。
孝感同仁医院专家提醒:如果您觉得我们的文章没有解释的很清楚,或者还有不明白的地方,你可以拨打同仁咨询热线:0712-2111111进行咨询,同仁医院QQ:28922666,或者进入同仁医院官网 与专家直接对话。到时候您可以直接点击我们的在线咨询专家,孝感同仁专业咨询专家会给您耐心,详细的解答,并给您一个满意的答复!孝感同仁专家在此祝愿大家早日康复!孝感同仁医院是您 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