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连日来,市区不少品种蔬菜供应充足,价格陆续回落。这得益于我市多措并举,确保市场供应量多、质优、价稳。
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我市建立“菜篮子”市(县)长负责制的考核评价体系,制定了《“菜篮子”市(县)长负责制工作方案》,确定具体的考核量化指标。同时要求各县(市、区)政府加大“菜篮子”工程建设投入,特别是加快副食品直控基地建设,市、区两级财政陆续投入240万元,用于市区副食品生产基地建设。
加强副食品基地建设。按照省上部署,我市从增强市场调控能力的要求出发,切实加强副食品基地建设,努力扩大副食品供应总量。一手抓好今年在建的4个直控副食品基地项目;一手抓紧策划、启动明年项目,计划2011年新建政府直控的生猪基地4个,年出栏商品猪5万头以上;蔬菜基地10个,面积3000亩以上。
认真抓好蔬菜生产。强化对蔬菜生产的引导,切实抓好当前蔬菜生产、种子和化肥冬储工作,特别是抓紧落实秋冬种农作物生产计划,强化对蔬菜生产的指导,力争今冬明春全市蔬菜种植面积达到58万亩,产量达到98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9%、8%。培育壮大农产品加工企业,年内建成30万吨蔬菜保鲜等重点项目。加强蔬菜种质资源创新和良种培育,加大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力度,市财政安排一定比例的种子工程资金,用于特色蔬菜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提高优良种苗供应能力。同时,加强对三元区沙阳、梅列区洋溪、永安市麻岭等省市直控无公害生产基地的指导和监管,推进标准化生产。
推进市场体系建设。结合办好事关群众利益十项实事,年内着力抓好12个集贸市场(生鲜超市)标准化改造,建成335个农家店、4个“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配送中心、6个社区便利店、4个副食品生产基地。加快产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在永安、沙县、三明市区升级改造一批带动能力强、辐射力大的大型蔬菜批发市场。同时,加快建设三明名成冷冻产品物流配送中心等项目,逐步提升我市“菜篮子”市场交易水平。
精心组织市场供应。继续发挥新华都、永辉、好多多等大超市流通主渠道作用,要求各超市根据当前副食品市场需求,加大对大白菜、小白菜、白萝卜等家常蔬菜和肉、蛋、水产品的投放量,平抑集贸市场过高的蔬菜和肉、蛋、水产品价格。推动生产基地与超市企业开展“农超对接”,积极引导大型零售流通企业以及学校、酒店、大企业等最终用户与产地蔬菜生产合作社、批发市场和龙头企业等直接对接,提高零售环节产销对接的蔬菜流通比重,降低营销费用。在新建居民集中区增设早市,便利群众,调节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