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商业资讯> 食品饮料资讯> 入夏小心食物中毒 织纹螺毒性强潜伏期短

入夏小心食物中毒 织纹螺毒性强潜伏期短

时间:2015-06-02 02:09:50 来源: 点击量:161

    织纹螺(英文名Nassariidae),俗称海丝螺、海狮螺、麦螺或白螺,有些地方还称作割香螺、小黄螺、甲锥螺。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织纹螺科。织纹螺的外形特征表现为尾部较尖,细长,长度为1厘米左右、宽度约为0.5厘米,厣约指甲盖大小。织纹螺是一种有毒生物,每年春夏季其毒性更大,食用后可引起头晕、呕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中毒症状。潜伏期短为5分钟,长为4个小时。

 

    织纹螺主要分布于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一般生活在近海礁石附近和泥沙底。食用织纹螺(去壳)的多是东南沿海地区,在福建莆田民间甚至还流传着吃螺过节的习俗。主要生活在近海边的泥沙地和礁石附近。每年端午前后,这种螺生长成熟。

    织纹螺俗称海丝螺、海蛳螺、麦螺或白螺等,主要分布于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其外形特征为尾部较尖、细长,长约1厘米,宽约0.5厘米,指甲盖大小。

    织纹螺中毒的主要原因,是其含有的河豚毒素会在短时间内侵蚀人体的神经系统,使人产生头晕、呕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中毒症状,潜伏期短5分钟,长4个小时。特别是赤潮期间,织纹螺因吞食河豚卵或摄食“赤潮”中的有毒藻类、富集和蓄积藻类毒素,毒性更强。

    毒性影响

    由于海洋环境受到污染,“赤潮”频发,使织纹螺体内“石房哈毒素”毒性大增。经检测,该毒素对人体的经口致死量为0.54—0.9毫克,一颗小小的织纹螺很可能致人死命。织纹螺因其体内含有“石房哈毒素”,人食用后会因神经传导中断而中毒,可引起头晕、呕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中毒症状,严重者可致死亡,潜伏期短为5分钟,长为4个小时。

    食用习俗

    食用织纹螺的多是东南沿海地区,在福建莆田民间甚至还流传着吃螺过节的习俗。据说,福建省沿海居民一直都很喜欢炒织纹螺这种小海味,特别是莆田,家乡人都认为它是下酒的好菜,尤其在端午节前后都爱食用织纹螺。

    炒熟的麦螺颜色层次分明,外形小巧,螺口白色圆润,较易吸吮,吃起来肉质嫩滑,略带筋道,丝丝鲜香,回味无穷,越吃越上瘾。

    禁售

    2012年7月20日,由于浙江等地发生多起

    因食用织纹螺引起的织纹螺中毒,卫生部发布通知,要求禁止销售和食用织纹螺。原卫生部2012年公告(2012年第13号)明确要求,任何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不得采购、加工和销售织纹螺。

哨子
1 2 3 4 5 6
原材料 工业品 服装服饰 家居百货 小商品 商务服务 更多分类

·宁夏污水处理-宁夏污水处理厂家价格实惠,使用方便的污水处理在哪买2025-08-07

·海口夹板厂家-优惠的海南夹板要到哪买2025-08-07

·鞍山管件加工-想买高品质pvc厂家就到辽宁大宇塑胶制品2025-08-07

·PVC管材价格-可信赖的ppr管件品牌介绍2025-08-07

·三亚轻钢龙骨公司_翔龙鸿图优惠的轻钢龙骨供应2025-08-07

·优惠的宁夏生物醇油供应_宁夏生物醇油2025-08-07

·冷库维修公司_沈阳专业的冷库维修,您值得信赖2025-08-07

同类资讯推荐

258jituan.com
商务合作

TEL:15345921929